2008年9月27日

準備好了嗎 ? MICE for Taiwan

剛拜讀完經濟部對台灣會展產業的分析及投資機會的可能性說明後 ,心中的質疑也悄悄的冒出 ,不過再提出疑問之前先將文章內容做一個整理
  • 會展產業是一項以服務為基礎 ,以資源整合為手段 ,以帶動衛星產業為目的 ,以會議展覽為主體 ,所形成的一種產業型態

  • 會展產業的發展狀況普遍認為是評量某一地區繁榮與否及國際化的重要指標 ,並且未全球化新興潛力服務業類項具有高成長潛力、高附加價值、高創新效益 ; 產值大、創造就業機會大、產業關聯大 ; 人力相對優勢、技術相對優勢、資產運用效率優勢

  • 台灣會展產業供應鏈缺口 : 1. 國內參展規模受限 2. 專業展覽籌辦人才缺乏 3. 我國廠商因本國展覽規模受限往往轉往國外參展

  • 台灣具全球競爭力之10檔國際專業展 : 1. 台北國際電腦展 2.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覽 3. 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車用電子展 4. 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 5. 台北國際秋季電子展覽 6. 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覽 7. 台北國際書展 8. 台灣電路板國際展覽 9. 台北國際食品展覽 10. 台北國際體育用品展覽

  • 優勢 : 1. 產業聚落發展居球之冠 2. 具多檔全球競爭力國際專業展 3. 服務產業人力充沛 4.豐富人文及觀光資源 6. 位居亞洲重要交通樞紐

  • 重要產業 : 1. 資通訊 2. 自行車 3. 工具機 4. 汽車零配件 5. 體育用品 6. 塑橡膠加工機

其實經濟部對於會展經濟鎖需要的要點和能帶來的產值都有精確的分析 ,但看完之後還是不免要提出一些疑問

1. 所有重要會展完全性集中

台灣所有重要國際型會展一致性集中於首都台北 ,看的出來政府急於在全球會展產業之中佔有一席之地但如此傾倒的發展行為是否對整體發展來說是件好事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雖說政府有意走向北政策、南經貿的發展形態 ,但就現況如此混合發展的態勢來看南經貿很有可能會變成難經貿

2. 周邊服務性產業建置是否完善

基本上會展經濟是屬於聚集型的經濟行為 ,也就是說在展館周邊就必須要能夠滿足與會人士的食衣住行 ,但目前台北市的飯店房間數共僅有 12000個(飯店級數不齊)、500人以上大型國際會議場地有限 ,且政策判斷上有誤會難以達到會展產業所帶來的最大產值

3. 起步已晚 ,來得及嗎 ?

台灣發展會展產業已 20餘年 ,但很明顯的在產業整體還是不夠健全的現況下 ,我們跟著它國的會展發展史下走的路是否該做修正 ,我們本身就有著許多全球重要的產業體系這是許多亞洲重要會展國家所沒有的重要誘因 ,這些重要的產業其實需要的只是包裝和舞台的提供 ,不過話說回來再台灣基礎還未成熟之際還是只能求廠商們多去國際舞台替台灣發聲吧

沒有留言: